Archive for 管理员

工业4.0研究院启动《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编写工作

      在长期开展国防研究基础上,工业4.0研究院于2021年8月1日宣布,启动《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编写,展现全球国防领域数字孪生体应用最新情况,结合到《数字孪生体》一书理论体系,分析“数字孪生国防”概念对全球军事格局的影响。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提出,“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军建设战略支撑作用。”

      工业4.0研究院认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数字孪生体不仅是“颠覆性技术”,还将遵循从点到面扩散的规律。DARPA作为始作俑者,经过10年时间,为美国国防装备构建了一套类似互联网的颠覆性技术体系。

国防领域数字化转型

      虽然美国国防领域全力采用数字孪生体,但工业4.0研究院在2019年发起全球第一家数字孪生体联盟,支撑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发布“数字孪生创新计划”,以及承接装备数字孪生体应用研究项目等,显示我国数字孪生体研究和探索力度并不小。

      近期来自美国国防部、NATO以及英国国防供应商等的信息显示,全球各国纷纷加速数字孪生体相关研究,在理论、技术和工程上具有较大的突破,已经具有广泛应用的基础,这符合“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的论断。

      定位于DARPA和兰德的融合体,工业4.0研究院基于《数字孪生体》一书中“数字孪生国防”章节内容,结合到我国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深入剖析全球数字孪生体发展趋势,分析数字孪生国防演进路径。

波音公司数字孪生体白皮书

      颠覆性技术对于国防意义重大,它的突破将给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影响。

      NATO去年对未来20年影响全球军事格局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数字孪生体被选为其中一种颠覆性技术。如果加上去年俄罗斯确定在海军装备中引入数字孪生体,那么全球军事强国在数字孪生体的认识上建立了共识。

      通过对美国、NATO、俄罗斯等相关资料分析,由于美国DARPA提出了数字孪生体,它在理论研究上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等顶级高校教授的支持,理论体系的基础比较坚实,这为它在装备中的应用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在应用数字孪生体过程中,显然有些混乱,主要受传统的仿真技术影响非常大,还有软件工程理论陈旧,没有跟数字孪生体建立有机联系。

      美国国防软件研究机构最近宣称,它利用数字孪生体技术,建立了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桥梁。特别是波音公司,前一段时间发布的《数字孪生体白皮书》显示,它类似日美之争时期推动STEP数据标准一样,建立了三个梯度的数字孪生化体系。

      按照工业4.0研究院计划,《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预计在10月前编写完成。

      《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将提供给友好单位内部交流,争取进一步推进美国国防部“数字工程”的研究工作,同时在“数字孪生大脑”方面加强人工智能的融合研发;接着考虑在恰当的时机,公布《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让更多行业人士了解全球最新进展。

 

 

翼络数字与常州大学签订“数字孪生石化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

      2021年7月15日,“数字孪生石化研讨会暨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日”在常州大学文正楼召开,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携华罗庚学院、石油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院长参加了会谈,工业4.0研究院院长、数字孪生体联盟理事长出席了研讨会。

      按照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日计划安排,7月成员日同期在常州大学举办,泰瑞数创、元一象与、三耳视源、壬久信息、碧帝数据、德睿浩博、慧海云、庚辛科技、数峦云和美轲科技等成员代表参加了面对面交谈。

      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石林主持了数字孪生石化研讨会。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和常州大学副校长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工业4.0研究院胡权院长以《数字孪生石化概念及发展》为题,分析了面向未来的石化数字化转型关键议题,给出了“数字孪生石化”的定义,展望了“数字孪生体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前景。

数字孪生石化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

      常州大学徐守坤副校长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实际情况,分享了《石化过程关键设备数字孪生体应用》,并介绍了常州大学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情况,

      按照会议日程安排,徐守坤和胡权分别代表常州大学和工业4.0研究院下属北京翼络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翼络数字”)签订了《数字孪生石化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数字孪生体联盟与会代表和常州大学师生见证了签约仪式。

      双方郑重承诺,依托数字孪生体联盟,在数字孪生石化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场景实践三方面共同合作,推动数字孪生石化的发展。

      为了让行业企业参与和获得相关研究成果,数字孪生石化联合实验室将把数字孪生基础设施作为重点,采用开源社区的运行方式,争取攻克数字孪生体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提出的“数字孪生创新计划”相关目标。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常州大学“化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了解了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实践,同时观察了正在举行的学生比赛。

      结合到数字孪生体联盟正在推进的“数字孪生+”战略,工业4.0研究院将把长期积累的研发成果贡献出来,跟纵深行业领先单位(包括高校、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实验室或创新中心的方式,从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和杀手级应用三方面入手,打通数字孪生体行业应用的“任督二脉”。

 

 

工业4.0研究院助力华电力拓“数字孪生矿山联合实验室”

      2021年6月24日,工业4.0研究院院长、数字孪生体联盟理事长胡权带队调研北京华电力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电力拓”),华电力拓总经理孙长春、副总经理许晋飞等参与了会谈,双方深入沟通了“数字孪生矿山联合实验室”共建等议题。

      华电力拓总经理孙长春代表公司对胡权院长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华电煤业以及华电力拓的基本情况,对于双方共建“数字孪生矿山联合实验室”提出了几点意见,并强调面向华电煤业痛点建立应用场景的看法。

工业4.0研究院与华电力拓交流

      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结合参与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经历,分析了数字孪生体对华电煤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同时介绍了提出“数字孪生创新计划”的战略思路。

      我国“十四五”规划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数字技术将成为全球未来格局的重要因素,

      工业4.0研究院自2015年系统研究数字孪生体,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并于2019年发起了全球第一个数字孪生体联盟。

数字孪生体联盟理事单位授牌

      华电力拓作为华电煤业的全资子公司,承担了科技创新的重任。它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配合母公司推进产能结构调整、用工方式改革、智能开采变革三大战略行动,加强智慧矿山和绿色矿山的建设。

      胡权表示,作为智慧矿山和绿色矿山的基础,数字孪生矿山的建设,将为华电煤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同时也为华电力拓提供差异化发展的竞争优势,有助于华电力拓实现创新发展的经营目标。

      最后,华电力拓与工业4.0研究院共同决定,建立“数字孪生矿山联合实验室(筹备)”工作组,尽快推进战略计划设计、建设实施规划和相关资源准备等工作的落实。

 

简讯 | 数字孪生体联盟与中船719所团队交流

中船719所跟工业4.0研究院交流

      2021年6月23日,工业4.0研究院院长、数字孪生体联盟理事长胡权接待了到访的中船719所团队成员,围绕数字孪生体科学和数字孪生船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双方纷纷表示,数字孪生船舶具有巨大的潜力,将来继续探讨该领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单位优锘科技公司代表参与了会谈。

 

胡权应邀参加2021清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2021年5月16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周年院庆活动之“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能源与环境大楼一层多功能厅召开。

      清华大学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旨在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广大校友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孙洪波,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隋少春,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担任演讲嘉宾。

      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机械工程系教授郁鼎文,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智能装备制造处副处长陈晓青,招商局科技集团原总经理、董事长顾立基,深圳市银宝山新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黄山,卢秉恒院士助理孙玲,以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党委书记武晓峰、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晓浩、科研处处长李勃、培养处副处长李丘林等出席论坛。

      论坛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先进制造学部主任、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冯平法主持。

清华大学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专家分享

      卢秉恒、孙洪波、隋少春及胡权分别以“3D打印+”“超快激光超精细特种制造”“复杂航空装备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孪生制造新范式”为主题作大会报告。

      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以《数字孪生制造新范式》为题,回顾了先进制造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深度学习跟数字孪生体结合的前景,并提出了DigitaltwinNet的设想。

清华大学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与会人员合影

      郁鼎文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对提升清华大学在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国际研究生院继续重视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为我国未来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这次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吸引了师生、校友、院外各界人士共计约300人参加。同时,论坛开设了线上同步直播,访问量达4.4万余次。

 

清华大学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报道:

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2021/0518/c1209a24403/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