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16年3月11日

从范式的构建谈C2B与工业4.0

  最近几年时间,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概念,例如信息经济、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C2B、工业4.0及工业互联网等,从范式的角度来看,这些概念本质上是为了构建非常规科学的新范式。工业4.0研究院认为,有必要从新范式构建的角度去认识诸如C2B和工业4.0概念及体系。

  笔者主要谈三个观点:一是目前中国国内的概念比较混杂,主要是专家学者以及官员没有主动意识到这是范式构建的问题;二是阿里巴巴主推的C2B范式是有世界观的,它是代表互联网企业的利益;三是德国主推的工业4.0概念和体系,主要是代表装备制造企业的利益。

  第一,国内业界持有多种概念,而大家往往对这些概念缺乏深入的认识,或者一些概念根本没有专家学者去完善及发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有些概念没有存在的必要,另外一方面是专家学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忽略新概念是在构建新范式。

  按照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阐述,新技术革命时期会产生一系列的新概念或范式。库恩认为,范式是指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

  国内出现的信息经济(不是信息经济学)、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C2B、产业互联网等赋予中国特色的概念,大都缺乏主导这些概念的创始人。例如,迄今为止,我们也不清楚前面提及这些概念的提出者。就工业4.0研究院了解的来看,信息经济主要是工信部信息化与软件服务司副司长安筱鹏通过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在不断完善相关理论,智能制造和两化深度融合两个概念几乎没有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的专家学者出来认领创始人,C2B是由阿里巴巴的曾鸣和宋斐在《商业评论》2012年1月号发布的《C2B: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专门提出的(有读者反馈2006年曾有复旦大学陈健在《中国服装业创新商业模式的研究》中提出了C2B概念,参考:http://www.innovation4.cn/library/r738),产业互联网主要是一些电信企业(包括华为和亚信等)关注。

  我们对这些概念不做具体评价,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概念一经提出,很少有专家或机构去不断完善发展,工业4.0研究院可以观察到的比较有成效的概念恐怕只有C2B,主导概念完善和发展的阿里研究院自然有商业利益在里面。

  第二,作为阿里巴巴的研究机构,阿里研究院担负完善相关理论的职责,阿里巴巴一直提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C2B自然要打造为一个承载生态系统的概念。事实上,C2B的确发展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构想。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明确指出,范式是有世界观的。阿里研究院主导的C2B概念拥有有利于阿里巴巴利益的世界观,从概念表达的对未来生态的构想来看,互联网平台仍然是未来生态的主导者,如同现在存在的B2C平台阿里巴巴和C2C平台淘宝网一样。

  国内大量企业家期望成为成功的马云或阿里巴巴,大部分缺乏构建一个全新范式的能力,追随阿里巴巴提出的C2B范式,是一个最简单的选择。从C2B传达的含义来看,阿里巴巴强调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价值,这是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的。

  不过有趣的是,商业是动态发展的,少数企业不会简单的追随C2B的概念,他们可能会创新模式,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对于产生大量科学家的德国,他们一向不缺乏严谨的科学素养,在构建未来工业所需要的理论体系方面,我们不应该怀疑他们有能力构建一个完备的范式,工业4.0就是他们的最新成果。

  与C2B类似,工业4.0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一个范式具有了世界观,它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需要了解详细内容的,请参考工业4.0研究院翻译自德文版的《德国工业4.0未来项目实施建议》,http://www.innovation4.cn/library/r698),同时,德国工业4.0工作小组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双领先策略,领先的供应商和领先的市场都是针对装备服务来的,这就是德国工业4.0概念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可惜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忽略了德国工业4.0本质上的含义,特别是没有区分一般制造和装备制造之间的差异,更没有认识到德国工业4.0概念和体系已经完成了其范式的构建。

  按照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范式概念的解释,德国工业4.0概念已经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共同体,主要是德国制造,二是有了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

  为了推进德国工业4.0的共同体,最近德国工业4.0平台还与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它一直在跟中国相关部委及研究院进行交流(其中包括工业4.0研究院)。对于德国工业4.0所代表的共享信仰、价值和技术等,德国工业4.0平台在2015年推出的《工业4.0研发课题白皮书》(可以参考工业4.0研究院翻译发布的中文版, http://www.innovation4.cn/library/r699),明确了一个范式所需要的各种标准及技术架构,奠定了工业4.0继续演进的基础。

  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制造在新技术革命时期,应该重视核心范式的选择,不应该把大量精力放到多种范式的构建,这不利于正确引导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当然,在构建范式的时候,应该让更具有生命力的范式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制造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