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工业4.0时代

数字孪生体联盟2024年主题为“AI”

      在临近2024新年到来之际,数字孪生体联盟组织编写的《数字孪生体报告(2024)》(Digital Twin Report 2024)即将完成,据编委会介绍,该年度报告确定了“人工智能”(AI)的主题,并作为数字孪生体联盟2024年各项活动的重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数字孪生体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总体体现为数字孪生化问题基本解决,数字孪生体平台有待开拓,数字孪生体应用机会众多。

      数字孪生体在复杂的军事和工业场景应用效果突出,帮助军事部门突破了分布式作战带来的复杂,同时帮助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成本优势,其中,AI/ML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孪生体联盟2024主题

      当前不少企业在数字空间为物理世界的物体或系统建立数字孪生模型的时候,采用了手工处理的方式,对于AI在其中的价值要么不清楚,要么缺少资金投入进行研发,其效率较为低下。

      从全球实践来看,利用AI加速数字孪生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能提高建立数字孪生模型的质量,又能大幅降低数字孪生化的成本。

      工业4.0研究院对行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数字孪生体平台缺乏在典型行业的精耕细作,在未实现基础设施化的情况下,就匆忙搭建了数字孪生体平台,导致灵活度比较低,难以满足客户提出的更高要求。

      作为数字孪生体和AI的结合点,可计算挑战已经被各界人士认识,它是释放数据分析价值的前提,同时也是数字孪生体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简而言之,数字孪生体应用的机会非常多,但它对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要求相对较高,为此,工业4.0研究院日前启动了“X计划”,重点解决可计算的难题,并通过系列举措来推进数字孪生体技术在军事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欢迎数字孪生体联盟各成员加入X计划,分享数字孪生体产业发展的红利。

 

数字孪生体联盟今天四岁了

      作为全球第一家数字孪生体产业组织,数字孪生体联盟(DTC,Digital Twin Consortium)获得了国内外的关注。

      历经四年时间,数字孪生体联盟成为中国颠覆性创新的标识,真正践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使命。

      2019年10月16日,工业4.0研究院经过长期准备,发起了数字孪生体联盟。美国在7个月之后,在美国空军支持下,发起了同名联盟,而德国在1年之后,在工业4.0平台之外,成立了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

数字孪生体联盟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业4.0研究院对颠覆性技术较为敏感,主动承担起历史使命,发起了数字孪生体联盟,为我国数字孪生体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9年,DARPA率先提出数字孪生体概念,企图为物理世界建立类似互联网的数字空间,历经1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基本达成目标,让美国未来产业和经济拥有了真正颠覆性的技术动力,这值得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关注。

      行业人士对数字孪生体的看法不同,基本可以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

      改良派大都比较现实,希望从已有的技术中寻找数字孪生体的影子。他们要么把传统建模仿真跟数字孪生体等同,或者把三维实景看成数字孪生体的主要形式,或者把拥有3D模型的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应用称为数字孪生体的主要应用。

      从这一点来看,德国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属于改良派,毕竟它拥有庞大的传统工业,一下子抛弃已有的基础,很难下手。

      对于美国人来讲,他们没有这个问题。

      以DARPA为代表的机构,它以引领颠覆性创新为己任,正所谓不破不立,任何企图从传统经验或在细枝末节进行改良的举动,都不能称为“变革”。

      工业4.0研究院以“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愿景,自然是革命派,近10年聚焦到数字孪生体,正是看中了它的通用目的技术特性,这将给工业和军事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这样的场景正在发生,然而国内部分人士视而不见,或者被庞杂的其他概念吸引,丧失了进一步探索研究数字孪生体的兴趣,这是一件让人扼腕的事情。

      数字孪生体联盟进入第五个年头了,工业4.0研究院继续发挥领先的研究能力,围绕近期提出的“X计划”,为成员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携手进入数字孪生体时代。

 

X计划:基于数字孪生体的人工智能

      自2013年成立以来,工业4.0研究院不断开拓创新,主攻通用目的技术,目前围绕数字孪生体、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形成了良好的研究生态。

      为了进一步落实“十四五”数字孪生体发展规划内容,工业4.0研究院近期启动了“X计划”,它是基于数字孪生体的人工智能项目,其核心目的是解决建模仿真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在数字孪生体科学委员会支持下,“X+数字孪生体”体系已经形成,面向军事和工业的人工智能应用有了新的突破。

X计划

      正如美国国防部所讲,传统建模仿真陷入困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大幅推进数字孪生体的深度应用。

      人工智能跟建模仿真的融合必然发展为数字孪生体,通常它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们尝试在建模仿真应用中引入数字孪生体。

      从具体实践来看,领先的数字孪生体企业已经在产品和用户界面开发、零信任安全、预测性分析等开始使用数字孪生体。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跟建模仿真的融合程度不高。

      到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将跟建模仿真深度融合,专业领域的知识将通过数字孪生体,在计算和网络基础设施中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会跟移动预测、任务学习、降低风险和预测性维护等应用融合,充分发挥数字孪生体的价值。

      当然,数字孪生体的最大价值不限于此,这一点已经得到美军科技委员会的认可,他们专门设立了数字孪生体工作小组,力图建立一套数字孪生体通用目的技术理论,让目标工程系统达到持续集成与持续开发的效果。

      针对以上发现,工业4.0研究院将在近期设立一家X公司,面向军事和工业领域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帮助复杂行业提升人工智能服务水平。

      根据初步计划,近期将重点完成《军事人工智能白皮书》的编写,并发布军事人工智能课程,同时寻找合作伙伴共建一个基于数字孪生体的人工智能研发平台。

      对于工业4.0研究院来讲,X时代已经到来。

 

《数字孪生体》被选为国科大研究生教材

      据消息人士透露,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撰写的《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一书,被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选为研究生教材。

      胡权表示,《数字孪生体》一书被选为国科大研究生培养做出贡献,这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激励工业4.0研究院同仁继续努力,推动我国数字孪生体产业继续良性发展。

      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始终秉承中国科学院的育人传统,国科大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截至2022年12月,国科大拥有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是2021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工业4.0研究院院长、数字孪生体联盟理事长胡权。

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

      该书为“数字孪生体丛书”之一,系统介绍了数字孪生体产业,从通用目的技术视角展望其下一个十年的发展,重点分析了生产制造、城市管理、航空航天、能源、国防五大行业的数字孪生体应用。

      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是物理世界和数字空间交互的概念体系,它既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新范式。自2009年正式诞生以来,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数字孪生体已经演化为一个新产业。

      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PT,General-Purpose Technologies),数字孪生体除了在制造业不断深化发展,还在智慧城市、能源工业、医疗健康和国防工业等领域得到应用。

      《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围绕数字孪生体历史渊源、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从产业的视角展望数字孪生体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体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和实践指南。

      《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和表格,展示了数字孪生体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工业4.0研究院与重邮等共建“数字孪生制造创新中心”

      为了推动“数字孪生+”战略落地实施,北京翼络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翼络数字”)代表工业4.0研究院,与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简称“先进制造工程学院”)、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简称“信科公司”)等签订了《数字孪生制造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早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在《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就提出了“数字孪生创新计划”,国资委、工信部等单位也发布了“数字孪生+”战略。

      这次工业4.0研究院下属企业与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及信科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瞄准西部先进制造发展机遇,推动“数字孪生+”相关技术在区域工业制造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为数字孪生体产业发展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数字孪生制造创新中心

      作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独立研究机构,工业4.0研究院重点研究数字孪生体、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通用目的技术,探索颠覆性技术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工程方法。

      翼络数字公司作为工业4.0研究院下属企业,承接了数字孪生体相关研究和开发成果,负责落实“数字孪生+”在行业中的探索应用,通过跟行业领先单位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达到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

      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面向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为国家培养创新性工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依托机械电子信息和机器人技术基础,于2014年组建成立。

      学院拥有重庆邮电大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工程研究中心、智能装备与智能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智能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以及智能化设计与制造研究中心以及面向“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中央与地方共建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实验实训中心等。

      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始建于1982年,起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坚持创新发展,现已成为以基础信息通信为优势,以全过程数字化转型服务为主导,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服务为特色,拥有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勘察、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信息通信网络系统集成企业服务能力六项甲级资质。

      按照预定计划,数字孪生制造创新中心将发布《数字孪生制造白皮书》,对接数字孪生体联盟在重庆以及西南的成员单位,开展数字孪生制造或数字孪生工厂典型示范应用。

      如果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符合相关条件,请联系秘书处进一步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