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王明芬

工业4.0研究院对产业互联网的立场

      最近一段时间,行业人士对于产业互联网概念,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腾讯研究院以及工业4.0研究院等知名机构,纷纷撰文发表看法。

      行业专家最近密切关注产业互联网,主要是因为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在《给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了要“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信号。

《产业互联网白皮书》封面

      2018年11月11日,工业4.0研究院发布了《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目的就是为了阐释相关立场。因此,《产业互联网白皮书》也被定位为“工业4.0研究院立场报告”。报告发布之后,不少读者申请下载该报告进行仔细阅读,同时,笔者还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读者发送的信息,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产业互联网的认识。

      从各种各样的看法中,笔者发现大家对产业互联网本身就是感兴趣的。“产业互联网”这个概念,即便仅仅是望文生义也比较容易理解,容易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这可能也是行业人士纷纷加以关注的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阐释工业4.0研究院的立场,针对大家颇为关注的几个问题,笔者做一些说明。

      第一,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产业互联网白皮书》在第一章明确进行了说明。当然,这个概念定义是一家之言,工业4.0研究院强调的是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链的优化和重组”,而且,我们认为这是产业互联网有别于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产业互联网这个概念并不成熟。笔者也部分赞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研究员所提出的“产业互联网概念不成熟”的判定。事实上,工业4.0研究院胡权院长在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会上做的《产业互联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演讲中,也不断强调“需要有专家为产业互联网范式添砖加瓦”。

      不过,既然腾讯明确提出了要转型产业互联网,他们也一定会投入智力资源去完善这个概念,并且推动产业互联网范式的发展,不必过于担心。

      第二,有一些专家对于《产业互联网白皮书》把这个概念的历史追溯到1968年颇为不解,他们大都认为,1968年还没有真正的互联网产生,谈何产业互联网的出现?

      其实,《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的这个提法,是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应用为标志——因为它们本质上就是数字化技术上的网络连接,因此,可以认为较早的时候,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就开始呈现了。

      当然,工业4.0研究院并不认为那个时候就产生了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事实上,产业互联网这个概念具有本土特征及发展特殊性,使得我们很难找到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证据。

      第三,行业内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心情是复杂的,有人会倾向于不认同产业互联网概念,认为它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或者产业互联网影响了某些利益;也有的人希望了解产业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希望从中找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

      目前高调批评产业互联网的大都是前者,他们已经熟悉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果要转向产业互联网,本身是有一定成本的。笔者联系过一些行业人士,他们的心情甚至是颇感焦虑,希望统一思想,聚焦到一个概念去发展。

      不过笔者对于类似思想分歧倒是很乐观,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商业机会也非常多,完全有空间让两个或多个概念并存,并且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好处。

      在《产业互联网白皮书》中,笔者提出,一些早就在产业互联网研究上有积累的机构,例如中国互联网协会、腾讯研究院、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和工业4.0研究院,可以就行业人士关注的问题做一些研究,并把这些研究分享给大家,促进大家对产业互联网的认识。

      这就是工业4.0研究院发布《产业互联网白皮书》,阐释我院对产业互联网立场的初衷。

 

 希望下载《产业互联网白皮书》,可以点击:

 产业互联网白皮书(2018年版)

工业4.0研究院发布《产业互联网白皮书》

      本文是《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的前言,主要介绍了工业4.0研究院撰写《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的初衷,以及对于产业互联网这个概念的基本认识。

产业互联网白皮书(2018)封面

      以下是《产业互联网白皮书》前言全文:

      产业互联网(Industry Internet)作为一个概念,在国内已经提及了很多年,早期主要是IT企业在涉足到行业应用的时候,通常会提出利用互联网手段,帮助行业企业解决一些具有行业属性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解决一些财务、OA和ERP等较为通用的管理问题。

      客观的讲,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具有产业特征的问题并不是互联网企业所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它们大都专注到市场规模更大,标准化程度更高的互联网业务,例如即时通信、门户、电子商务等。随着这些大众消费市场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都有深入挖掘行业需求的动力。

      工业4.0研究院一直关注国内外各种概念范式的发展,包括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中国的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它们体现了概念提出者和拥戴者的立场和利益,甚至跟其商业模式也息息相关。

      各种概念和范式体现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同时也是它们核心价值的体现。产业互联网作为国内重要的概念,一直吸引了行业研究机构的关注,工业4.0研究院也不例外。

      2018年11月7日,工业4.0研究院胡权院长应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邀请,为互联网经济学领域的50位经济学家做了题为《产业互联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分享。

      众所周知,由于腾讯举全公司之力,力图进军“产业互联网”,吸引了行业内外人士的注意力。按照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说法,

      “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互联网概念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关注,但客观上这个概念仍然处于发展中。

      工业4.0研究院希望通过《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的发布,阐释工业4.0研究院的立场和观点,以便行业人士进一步对该概念进行探讨和研究。

 

下载链接:

产业互联网白皮书(2018年版)-v1.5

《全球工业4.0研究报告》(2017年)

      为了帮助国内行业人士从本质上理解工业4.0的基础体系和应用情况,工业4.0研究院组织了工作小组,撰写了《全球工业4.0研究报告》(2017年)(报告全文:http://www.innovation4.cn/library/r5122),对主要的工业国家制造业战略及应用的情况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分析,并总结成为各个国家的工业哲学。

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哲学

      丛经济学及工业文化等视角来看,德国工业4.0体系之根本是高度集成的演进思路,而美国先进制造希望充分发挥其开放式创新的优势,日本与德国类似,其自动化及机器人应用较为广泛,工业特征是高度自动化的思路,最后是中国制造的基本特征,工业4.0研究院总结为低成本优势。

      工业4.0时代的群雄逐鹿未来工业

      虽然各个主要工业国家都提出了对未来工业的概念,例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等,但德国从历史视角提出的工业4.0,的确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关注。

      在工业4.0研究院撰写的《全球工业4.0研究报告》中,年度报告编委会对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四个主要工业国家的国家战略、产业政策以及典型案例都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分析。

      报告对各个工业国家提出未来工业战略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推动国内GDP增长、实现全球贸易平衡和加强国家竞争优势。总的来讲,每个工业国家都是为了保障推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制造业的未来。

      德国推动数字化牵引工业4.0

      为了推出工业4.0概念,德国工业4.0平台发布了三份相关报告,工业4.0研究院称这三份文件为“工业4.0三部曲”,这是任何认真的学者都应该阅读的报告。比较重要的是,德国在提出工业4.0的时候,是以“未来项目”(Zukunftprojekt,德文)来介绍的,也就是说明德国实际上认为工业4.0并没有到来。

      工业4.0研究院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版工业4.0概念,初步认为工业4.0启动的时间可能在2020年,在那个时候,工业4.0相关的网络化技术(例如工业物联网、服务互联网等)和智能化技术(例如工业传感器等)才初步成熟,具有规模化应用的可能,而网络化和智能化是工业4.0的两大技术特征。

      美国聚焦先进制造显霸主雄心

      虽然德国在概念提出方面,似乎占得头筹,但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提出的先进制造计划,以及后续落地实施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凸显了美国的开放式创新能力。

      与德国工业4.0三部曲一样,工业4.0研究院也选出了三份跟先进制造有关的报告,作为期望了解学习美国先进制造概念和体系的参考资料。

      日本多管齐下保机器人领先地位

      从工业4.0研究院跟踪研究日本经济政策和产业概念来看,日本之所以提出创新产业结构计划(IVI,Industrial Value Chain Initiative),这跟安倍经济学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同时也可以为了应对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的挑战。

      在具体的产业政策方面,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物联网加速联盟(IoT Acceleration Consortium,IIAC)、机器人革命计划(Robotics Revolution Initiative,RRI)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AI Research Center, AIRC),形成了新科技领域的完整布局。

      智能制造巩固中国低成本优势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在过去三十年时间,成功的实现了工业化发展,并再次推动中国制造的产值成为了全球第一位(2010年),但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带来的挑战,并逐步开始推行再工业化,这迫使中国制造再次进行转型升级。

      然而,缺少了人口红利的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面临了较大的挑战,一方面制造业成本指数(按照BCG研究报告)已经接近美国,相比之下已经没有多大优势,另外一方面,中国制造的过度投资和竞争,已经导致产能过剩,在全球贸易再平衡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制造极其不利。

      但是,中国制造又面临新一轮工业革命,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有可能给真正有能力创新的企业带来重塑中国制造产业的机会。大家从诸如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者逐渐增加等迹象都可以看出,中国制造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全球工业4.0研究报告》(2017年)是工业4.0研究院计划的年度报告,由年度报告编委会组织专家完成。报告涉及的主题和内容都非常丰富,并引用了工业4.0创新平台发布的大量的原始或翻译报告,读者结合到这些参考资料阅读,有可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