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商业模式

端到端集成提升产业链控制力

     实现工业4.0的三个路径,横向集成实现起来最为困难,因为涉及到多个独立的工厂或者多条价值链,端到端集成相比而言只涉及到一条产业链,实现起来比较容易,纵向集成主要在企业边界内来实现,应该是最为容易实现的。

端到端集成的流程图示例

图例:端到端集成的流程图示例

     一般来讲,端到端集成主要是面向产品整个流程的,这要从原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来理解。事实上,端到端集成可以优化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可以面向更好体验的产品实现利益最大化,例如,苹果就通过端到端集成,实现了iPhone产品的最佳体验和竞争力,小米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实现了四年内估值达450亿美元的。

     虽然工业4.0描绘的远景应该是实现高度网络化的制造,这大部分是通过横向集成来实现的,但由于横向集成涉及到多个行业的标准化以及高度自动化和高度信息化,还需要在商业模式有高度的创新,这实现起来较为困难。现实情况下,在一个单一的产业链上来实现集成,还是比较可行的。端到端集成是工业4.0三大实现路径之一,它主要是围绕客户价值推行的端到端集成,这可以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从而围绕核心企业实现竞争优势。

     对于现实的生产制造企业来讲,工厂都是处于某个特定的行业的,因此也就在某个产业链中。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供应商、工厂、销售多个环节构成,按照交易经济学的定义,不同实体之间存在交易成本,这种交易成本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竞争力。要改善最终产品的竞争力,需要对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一般来讲,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会通过多种方式改善自己的经营绩效,但现实情况下,供应商不会把产品只提供给一家工厂,如果行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企业的经营效率就不会很高,供应商、工厂和经销商之间的交易成本会比较高,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或者价格就会受到影响。

装备制造业的价值曲线图示

图例:装备制造业的价值曲线图示

     为了最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产业价值链上的主导企业会根据自己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情况,对产业链进行优化,实现在产业链的控制力以及最终交付产品服务的竞争力。例如,从装备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价值分布来看,产品研发以及销售是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因此,大部分产业主导者会围绕客户需要,强化产业链的控制能力。

     以工业4.0的语言来讲,产业链的主导者会通过端到端集成获得竞争优势。大家非常熟悉的苹果公司,就是通过控制产品设计和销售而获得iPhone等苹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对于德国工业4.0战略来讲,在产品研发、知识产权(IP,Intellectual Property)、品牌管理和产品销售等环节实现控制力,把其他生产环节交给合作方(例如中国企业就是全球大量高端制造企业的合作方),从而实现了面向客户的交付能力,这也是端到端集成的本质含义。

     本文是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胡权新撰《第四次工业革命:高度网络化的新工业革命》一书的内容。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联系方式:innobase(#)qq.com

横向集成的目的是重构价值生态

     一般来讲,判断工业4.0成熟度有三大标准,分别为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网络化。前两个高度化是在工业3.0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后一个高度网络化是互联网时代的特色,这也是一些专家学者把工业4.0称为网络制造业(Networked Manufacturing)的原因。按照德国工业4.0工作组的判定,横向集成是大量企业之间的价值交换,这种交换可能发生在一条价值链或者多个价值链之间,因此,这是一个价值生态的重构。

横向集成促进单一价值链转为价值生态

图例:横向集成促进单一价值链转为价值生态

     横向集成是针对多个价值链的概念而言的,本质上是多个价值链的多个环节构成的价值生态,通过这样的价值重组,可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笔者认为,这将真正促成服务互联网的产生,以及实现所谓大规模个性化生产。这将是工业4.0给未来的制造业带来的最为巨大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这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理由。

     在传统工业制造时代,生产制造过程是遵循迈克.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工作模型所描述的各个环节基本要求的。在企业基本活动中,采购生产资料、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是最为经典的核心流程,即便每个行业略有不同,但基本流程却是不会有太大差异的,加上支持性活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就可以用一个完整单一的价值链进行描述。

迈克.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工具模型

图例:迈克.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工具模型

     不过,虽然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分析方法仍然是有用的分析研究工具,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开始发挥作用,简单的用价值链分析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经营分析的需要,毫无疑问,由于产业融合的逐步深入,原来看似不相关的产业之间开始发生价值交换,因此,以价值网络的视角去认识新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必然,笔者把这种发生在工业制造领域的经济形态称为新工业价值生态。

     在传统制造价值链模式中,工厂是整个链条的核心,大量主要的生产环节在某个集中的工厂实现,但在工业4.0时代,由于网络制造的存在,原来集中的工厂组织模式将发生改变,工厂不仅仅是智能的,其生产单元也将变得更为细小,这样才便于实现更为个性化的生产。简单的讲,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大型工厂,可能在工业4.0时代将不复存在,大量的小型智能工厂将代替现在动辄几十亩地的大型工厂,因为高度网络化的工厂将更为方便组织物流,这样才可以实现个性化的生产制造,并方便的把智能产品交付给消费者。

     将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设计的产生,有可能一些产品的生产制造不用在工厂进行,而只需要在消费者附近的社区发生,甚至于由于价格低廉,消费者也可以在家中实现现在需要在工厂实现的生产制造,目前正在发生的3D打印革命就可以给我们大量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种新工业价值生态的发生不会一下子实现,在迈向高度网络化的工业4.0时代进程中,传统的供应链、工厂及销售网络的直线型价值组织方式会逐渐联网,从而给产品生产制造传统工艺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生产资料提供方不一定需要按照单一的合同供货方式给特定的工厂供货,消费者也不一定需要从特定的工厂获得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个销售平台选择自己的个性化产品设计模型,然后智能化工厂将根据各种生产资料及交付地点而选择某种优化的方式实现原材料、生产及销售过程。要实现这样的网络制造,需要目前以特定工厂为核心的单一生产链横向集成。

     不仅如此,网络制造将不仅仅改变同类型的价值链,生产方式的组织也不仅限于同类型的供应商、工厂和销售网络,在工业4.0时代,不同类型的价值链将产生合作需要,从而形成新的工业价值网络,例如,德国西门子本身是装备制造提供商,宝马是汽车生产企业,德国电信是电信网络服务商,三方之间关系在工业3.0很难发生深度关联,但由于智能汽车的共同目标,三方的关系可以发生深度关联,西门子和德国电信都可以在原材料之初参与到智能汽车的制造过程中来,当然,由于资本的力量,德国电信是否转变为一家以智能汽车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也不得而知。

     以上描述是工业4.0时代的价值重构,与传统生产制造泾渭分明的供应商、工厂和销售商不同,网络制造将导致传统的角色特点模糊,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应该是成立的,网络制造将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工厂不复存在,新型的数字化工厂将以更小规模、高度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存在人们的身旁,这就是横向集成带来的新工业价值生态。

     本文是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胡权新撰《第四次工业革命:高度网络化的新工业革命》一书的内容。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联系方式:innobas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