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权:“代差”是当前数字孪生体发展的特征

      十年前(2013年)的5月,工业4.0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当时确定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愿景,并把建立先进技术的“代差”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力求跟其他单位形成不同的竞争优势。

      工业4.0研究院的十年,弹指一挥间。

      在过去十年期间,工业4.0研究院每年都选择一个颠覆性创新领域,通过集中研究与开发,在理论基础和试验探索两方面力求有所突破,借此不断扩展自身的“包线”。

工业4.0主题交流讨论

      秉承包容和开放的价值观,工业4.0研究院跟国际组织建立了常态沟通机制,主要的沟通对象有欧盟中国商会、IEEE、通用电气、西门子和大众汽车等。

      其中,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的专家只要到中国,都会到访工业4.0研究院,当时该公司刚刚完成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机身数字孪生体项目,正是在那个时候,工业4.0研究院开始系统跟踪研究数字孪生体。

      围绕数字孪生体的研究和创新,工业4.0研究院干了八年,期间于2019年发起了全球第一家数字孪生体联盟,比美国空军牵头的同名组织早7个月,比德国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则早1年时间。

      工业4.0研究院坚信“代差”是对付“模仿”的利器,同时也创新获胜的必要方法。

      相比美国国防部动辄数百亿美元的投入,工业4.0研究院聚焦数字孪生体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孪生体科学体系的建立,二是针对数字孪生体平台的研发。

      2020年本人撰写了《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一书,是工业4.0研究院跟人民邮电出版社“数字孪生体丛书”的第一本,把支撑国家相关部门数字孪生创新计划的一些成果分享给行业人士。

      虽然目前跟进出版的数字孪生体图书已经有不少,但工业4.0研究院拥有的“代差”仍然很明显。

      对于数字孪生体行业实践,工业4.0研究院历经近5年时间的研发,初步解决了数字孪生模型和人工智能两大问题,目前对外推出了“X-21数字孪生体平台”,主要用于装备系统领域。

      当前,美国国防部在数字孪生体科学和技术两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工业4.0研究院相比之下处于代差劣势,所幸经过近5年时间的努力,我院已经建立了独立的数字孪生体科学体系,为进一步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美国国防部为了拉大其在数字孪生体科学体系的代差优势,组织了数十位科学家加大研究力度,预计在2025年将实现相关目标。与之对应,工业4.0研究院到2025年可以达到其70%的水平。

      在数字孪生体工程应用方面,工业4.0研究院距离美国国防部的代差非常明显,旗下公司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加大跟行业以模仿为主的企业的代差,避免削弱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优势。

      颠覆性创新不容易,“代差”是保证领先者优势的方法,这一点将继续指导工业4.0研究院未来十年的发展。

 

Comments are closed.